浙江玉环汽配产业转型记
发布日期:2014-06-18 00:00 来源:http://www.nbdycd.com 点击:
“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的县名就由这一美丽的诗句而来。玉环地处浙江东南的黄金海岸,由玉环本岛、楚门半岛和135个外围岛屿组成,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然而陆地面积仅378平方公里,外来常住人口18万。在这样一个378平方公里的陆地上,仅大大小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有2000多家,2013年该县汽摩配产值达400多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玉环汽摩配企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当地企业现状如何?
2月9日,星期日晚,记者由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赶往玉环县。玉环三面环海,从温州到玉环搭乘轮渡约需半小时行程。台州英克尔传动轴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广顺告诉记者:“很多温州人在玉环工作,周日晚上都要搭载轮渡去玉环,有时要排很久的队,赶时间的人宁可绕两个多小时行程的高速。”玉环县城能吸纳众多温州人前往工作,在该地区的工业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渔村变为汽车配件产业基地
玉环县本是一个以打渔、种地为业的小岛。1966年,玉环县一家汽车配件厂在坎门后沙街222号成立。从此,玉环县拉开了由渔村向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转型的帷幕。如今,已成为全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并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居前列。对于玉环县来说,无论是从贫穷的农渔之乡发展为全国百强县,还是变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无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p 按照浙江省玉环县汽摩配行业协会总结,玉环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66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一时期。当时,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非常困难。问及当初为何由打渔转型生产汽车零部件?走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为了生存,为了温饱。”据悉,随着近海渔业萧条,出海打渔维持生计日益艰难。当地渔船上有发动机,渔民对此非常熟悉。很快一些人找到了机会,生产发动机零部件。自此,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进入萌芽状态。
1978年~2000年加入WTO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当时,玉环县各类企业订单均十分丰富,利润相当丰厚。汽车零部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工人、农民(渔民)、机关干部、学校老师纷纷下海办厂。”浙江玉环县汽摩配行业协会会长郭畏士介绍。“各种商品严重短缺,不怕货堆积,就怕生产不出来。”谈起这一阶段,浙江中兴减振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孙琴依然很兴奋,“初创阶段,企业条件相当艰苦,当时主要是摆地摊卖货。”“1990年建厂,一笔启动资金3000元全部是借的。当初全是手工生产,个别生产步骤全靠抡大锤敲出来。一种生产工具买不起,只好向附近的自来水厂借,趁着周六、日加班加点生产。”浙江环方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也是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
这一阶段,玉环汽摩配整个产业链基本形成。但此时的玉环县汽摩配行业依然十分落后,生产工具是简单的仪表车床,产品以紧固件及摩托车零部件和汽车的小配件为主,汽车的功能件和部件非常有限,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极其薄弱。
■400亿元产值暗含隐忧
中国加入WTO,玉环县迎来了又一次产业转型升级。凭借地处沿海的区域优势和早年的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的优势,玉环汽车零部件很快进入国际市场,零部件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逐渐成形。
如今,曾经的作坊式生产已很少见,玉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发展壮大。浙江中兴减震器厂为国内大多家整车企业配套,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企业规模与同行相比位居前列;浙江华邦机械有限公司也已在玉环以及安徽拥有多处厂房,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环方汽车电器有限公司2013年产值达2.6亿元,新厂房已经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台州英克尔传动轴有限公司也已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企业规模在扩大,产能逐年攀升,此外,企业还引入了现代经理人管理制度。
企业在发展,玉环县汽摩配行业也在壮大。目前,玉环汽摩配产业从十年前的不足100个亿元,走进了现在的400多个亿元;从十年前的质量重点监控区域,走进了浙江省级区域品牌;从十年前的以紧固件为主体的产品结构,走进了现在的以零部件和功能件为主体的产品体系;从十年前的以家庭作坊为主体的企业结构,走进了现在的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模式。
然而,400多亿元的背后暗含隐忧。玉环县汽摩配协会数据显示,玉环汽摩配业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汽车业平均发展速度。
据悉,根据2004年《玉环县汽摩配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写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玉环县提出,到2010年,玉环汽摩配要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个亿元。”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辆,而玉环汽摩配的工业总产值却推迟了整整3年,还是没有达到450个亿元的预期目标。
郭畏士说:“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了,而我们玉环汽摩配发展的步子放慢了。最近几年我们的发展速度都只能维持在5%左右。”
长期减速,玉环县汽摩配协会与不少企业忧心忡忡。
■转型升级正当时
发展速度放缓的背后,玉环面临怎样的隐忧?在去玉环之前,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陈光祖就告诉记者:“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非常多,已经形成国内著知名的规模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但由于当地土地资源有限、人才短缺、产品技术相对落后等限制,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
在前往玉环汽摩配产业园参观时,玉环县汽摩配副会长胡士吉指着前方延绵的堤坝告诉记者:“这一片地区打算填海造田,未来,这里可能也将建起一座座厂房。”围海造田,土地造价较高,一些企业干脆外迁到安徽等地。
人才问题是横亘在企业头上的另外一个难题。2月10日~13日的走访中,多家厂门前都打着招聘广告,一些企业门口横着桌子条凳,正现场招聘工人。据悉,改革之初,外来者如潮。如今,随着中西部崛起,一些外来务工者更希望留守家乡。此外,一平方米2万元的房价与大城市相比毫不逊色。基本生活资料的高物价,也让诸多外来务工者望而却步。近年,玉环外来务工者每年都会减少。此外,地处偏远的玉环,高级人才升级也面临困局。
陈光祖认为,汽车工业已经面临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的介入、智能化工业的发展需求,模块化集成战略的发展,协同工程的发展,发展低碳生活的需求,需要企业有大规模特色化生产的能力。玉环转型,势在必行。
如果说玉环县这样一个三面环海、土地资源匮乏、生产资源全靠外购、人力资源不足的地区,能完成从渔岛到汽车零部件基地令人惊叹。如今的玉环如何转型升级,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采访中,多家汽车零部件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做企业,比那些担着几百斤重的零部件跑市场时期,还难太多,累太多。
心累,责任大,转型难!”
走访中,记者发现,一批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之路,采用更先进的进口设备,引进深层次人才,研发高科技产品。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轻型商用车公司采购部部长常江告诉记者:“玉环企业的面貌和以前相比大不一样。企业内部结构完整,生产流程更规范,生产设备更先进,产品品质提升了。”
该县规划,未来10年内,将平均增长速度提高至8%左右,玉环汽摩配就能实现800亿~1000亿元的奋斗目标。
郭畏士介绍,未来,玉环县将组合总成发展模块生产,争取进入主流配套体系;把握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发挥技术平台服务功能;关注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做大做强汽车售后市场;积累整合制造基地资源,持续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他说:“玉环汽摩配的主要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发动机和底盘的零部件上,其材料以钢材为主。所以,我们要重点研究和关注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从材料结构的研究入手,对老产品的创新会是更好的途径。当然,汽车智能化、舒适化和节能环保要求更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出现。我们要关注,要研究,找准时机,找准方向,找准途径,科学投入,争取改变和提升玉环的产品体系。”
然而,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玉环现在转型压力很大,一句转型容易,做到转型真的很难。”玉环县是否真正能完成汽摩配产业转型,还得等待时间去检验。